中国核电何时重组?
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去年接受访谈时曾透露,“十四五”期间我国的核电在现有 6000 万千瓦基础上,将再建近 4000 万千瓦,总投资预计达 2 万亿元。这些项目将分步实施,第一批是 600 万千瓦的“华龙一号”,目前在建的是 2×600 万千瓦的三门峡核电站和 62238 吨重的水冷堆核燃料棒。
此外还有海阳核电站、沙田核电站及阳江核电站等,这都将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但目前来看,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于预期。
根据计划,中核集团建设的福建福清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应在今年建成投产;而作为研发制造基地的中国中原重工,其首批设备出厂也已过去两年。
据了解,“华龙一号”首台套核心装备研制任务已完成,正在开展试生产和交付工作,但由于一些关键部件国产化率不高,因此无法独立供整个机组使用,需要逐步解决“卡脖子”问题。 其实说到核工业,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行业组织——中核协会。该协会是中国唯一覆盖核电站核岛建设、运行、环保所涉及原材料、设计、施工、运营、科研及工程咨询服务等多个领域,具有全国性行业代表性的社会组织。虽然叫“中核协会”,但事实上除了中核集团外,其他涉足民用核业务的企业也都在该协会内。 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中核协内部企业数量过多,竞争过大,而且都集中在核电领域,导致各成员之间在资源、市场等方面存在内耗现象,对行业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因此未来有可能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将行业内资产质量较好、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集中起来,组建形成大型的核电企业集团,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