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钢铁过剩?
首先明确一点,中国的钢产量并不过剩 2016年中国粗钢产量8.9亿吨,进口废钢4000万吨,出口钢材5300万吨。
从进出口量上看,基本能平衡国内的需求。但进口的主要是高品位的生铁和钢坯(主要用于特殊不锈钢和高附加值钢材),而中国出口的是中低端的冷轧卷板、热轧卷板、型材等。这些产品都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一般贸易顺差并不大,真正的大头是政府和企业采购海外钢坯和半成品制造的特种钢,这部分由于没有具体统计,大致估计有5000-6000亿吨左右。如果没有海外原料和中国市场,世界钢铁工业将倒退二十年。可以说,中国钢铁行业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就要说说我们的邻居日本了 日钢年产能1.3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2%,居全球第一。但日钢的粗钢产量一直不高,常年处于5000万吨上下,最多不超过6000万吨,比其最高的产能利用率也少很多。 为什么日钢产不出更高产量?因为日本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它只能生产精密小钢材,而做不了建筑用钢和部分特种钢。所以,日本出口钢材(主要是线材)基本上能平衡本国需求,偶尔有缺口会进口钢铁废料或矿石补充。
中日两国在钢铁行业的分工基本上是这样的: 中国——炼钢炼铁制造基础材料 日本——精制加工成各种钢材,尤其擅长精细加工 海外的第三世界国家——贫瘠的土地上开采矿物,做成粗钢或钢铁原料直接出口给中国冶炼
中国钢铁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对钢铁的需求大量增加。然而,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时,钢铁产量仍然在持续扩张,这造成了供给超过需求的情况。
2. 产能过剩: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实施了一系列的刺激计划,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进入了钢铁产业。这造成了钢铁产能的过度扩张,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消耗。
3. 行业竞争:在中国,钢铁行业存在着严重的竞争问题。许多地区都在大力发展钢铁产业,以吸引投资、创造就业岗位。这种恶性竞争使得市场平衡受到破坏,进一步加剧了钢铁过剩的问题。
4. 环境政策:在过去,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中国实施了宽松的环境政策,钢铁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然而,近年来环保政策逐渐收紧,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钢铁企业面临关停压力,但由于产能已经充分,关闭的企业并不会立即降低钢铁过剩问题。
5. 结构调整:中国钢铁行业在过去长期处于低端水平,产品质量、品种结构等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高端化的需求。经过近几年来结构调整,钢铁行业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低端过剩产能得到逐步消除。
总之,中国钢铁过剩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环保消耗、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