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个月可以吃普食?

荣家辉荣家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通常建议宝宝满6个月才开始添加辅食,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乳牙开始萌出,味觉也开始变得敏感。 那么什么是普食呢?这就要说一说宝宝的生理特点了! 小宝宝在出生后3-5天开始出现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一般在出生后2周左右达到高峰,早产儿可能持续到4周;

而宝宝在4周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会慢慢下降,到6个月的时候基本恢复正常(个别宝宝会延迟至9个月)。 但家长可能会发现虽然宝宝体内胆红素的浓度下降了,可是皮肤黄染的情况并没有完全消失,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呀,这些呈黄色沉积于皮肤、黏膜部位没有被彻底清除的胆红素,并不具有毒性,也不会引起不良后果。只是当宝宝吃饱了躺下来时,头颈部垫高,使血液回流障碍,造成皮肤发黄,也就是所谓的“溢乳”或“吐奶”。 当宝宝6个月后,随着胃肠功能的完善,溢乳、吐奶的现象就会慢慢改善了,这时再给宝宝添加辅食,就不会出现碍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宝宝的消化系统仍然处在发育阶段,酶的活性较低,胃肠道蠕动能力不强,辅食中必须避免添加不容易消化的原料,如粗粮、蛋类(蛋白部分)等。

娄亦凡娄亦凡优质答主

一般认为,婴儿满6个月后就可以开始训练添辅助食物(以下简称辅食),到1岁后可以基本或完全脱离乳类饮食。婴儿断奶不能突然一下子停掉,应逐渐用辅食来代替母乳或其他奶类。这样做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为训练婴儿逐渐学会咀嚼和吞咽固体食物的技能。

婴儿的味蕾自出生时已接近成人,对酸、甜、苦、辣均有反应。一般婴儿从6月龄开始训练添加糊状食物;7~9个月时训练吃软饭、面条、馒头,尝试碎末食品;10~12个月尝试家庭饭菜。在此期间,每日还要保证足够的奶类摄入,一日5顿。6个月内的婴幼儿由于唾液腺和胰脏、肠道等消化腺发育不足完善,肠粘膜增生不成熟,故不能很好地适应稠糊状或固体食物,如果过早添加辅食,必然增加胃肠的负担,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故不宜早于6个月(早产儿可适当延长月龄);如迟于8个月,因断奶迟,易导致贫血及其他营养不良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