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属五行属什么?
凌字,上下结构,从辛从冫。《说文》解凌为冰寒之意,即今之寒冷、凌冽之类。但此字有高起、凌空的意思,与寒冷关系不大。《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草木毕死,则辟寒气”的“凌”,显然是高起、凌空的样子。《周颂·天保》“如跂斯翼,如翼如祈”中的这两个“凌”字,都是形容恭敬的样子。
这些凌字都和辛、和冰有关联,所以它的五行属性应该属于金(属阴的金)。 然而,古人造字是很奇妙的。一个简单的字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上边的“辛”字是十干的第一位,也就是最幸运的一干;下边的“冰”字中间像重屋,表示冰有层层叠叠的意思。
这个字形表达的是冰冻、寒冷覆盖一切的地貌特征——冰封雪盖,一片苍茫。这恰恰与秋冬之际的自然景观相吻合。而春夏呢?在古人眼里,万物生长,一片欣欣向荣,哪有冰雪覆盖的景象出现啊!所以,春夏之际,不应该用“凌”,而应该用“升”。 我读过一段记载,大概能说明这种字形所表达的含意吧——“孟春气温,水始消。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这里讲的冬不是冬季的冬,而是冬天的意思。整个一段话是在解释立春之后,天气渐渐转暖,但还没有到气候温暖的时候。此时,天地之气开始流动,但因为上下未通,所以形成了“冬”的模样——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犹如冰雪覆盖。过了立春,自然界的景象就不是这样了,“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冰雪融化,大地回春,万物都开始欣欣向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字同时属于地支、五行,天干,相生相克的原理都是相通的。所以,我们就以五行来解释,为什么“凌云之志”和“凌霄花”都带了一个“凌”,前者让人热血沸腾,后者却让人肝火旺盛。
“凌”,是冰。冰是水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所以,古人将“凌”归属于水。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水克火。所以,“凌”代表了冷冰冰的、冰凉的、克制的、不苟言笑的、克制热情的。
云是什么代表什么?在风水当中,有很多吉祥的命名都带“云”字。比如“腾云驾雾”、“行云流水”、“风起云涌”、“云开见日”、“云程发轫,未来可期”,等等。带“云”字的成语,大部分都是充满憧憬和希望的!
为什么呢?因为云代表温暖。云是什么?云是山岚、是水汽蒸腾出来的暖流。它是热空气的象征。云能够造雨,云能够成霓虹,云能造彩虹,云有无限的动能和势能,所以它代表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是正能量的象征。
同理可知,所以,凌云之志就是冰凉的水克制了热空气,象征了一个人,冷冰冰的,不苟言笑,但目标高远,胸怀博大,既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毅,又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即使明知道实现很难,但也会朝这个方向迈进。
所以“志存高远,不畏艰难”才是“凌云之志”的准确释义。
同理,“凌霄花”呢?凌霄花,又叫藤萝花,紫葳葳,它最大的特点是,生长习性是向上攀援的。我们说,花的本质就是能量,花是植物经过了一季的生长,蓄积了大量的能量的产物。而“凌霄花”是朝着天空生长的,是“能量外溢”的象征,代表了旺盛的能量。
同理可知,如果一个人长期用“凌霄花”、紫葳葳命名,就会导致肝火过盛,容易怒火中烧,导致血流加速,是上梁失火的危害。如果男用女名、阴名阳用,还容易导致阴阳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