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不是商人吗?

相语辰相语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过去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被看作是“无行之人”,“走卒贩夫”,只有“儒、工、农”才是“有行之士”。宋朝以后,商业的地位才渐渐提高。明代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描绘了一个小商贩的创业故事——卖油郎独占花魁,把商贩这一职业提高到与文人、武士相当的地位;到了清代,还出现了“商人子弟三不顾[1]”的说法,把商业提升到仅次于仕宦的职业。 随着商业地位的提升,人们也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商人群体中的佼佼者——那些富甲一方、有权有势的大商家。在他们身上,兼具了“士、农、工、商”中的四种身份,于是就被冠之以“商而优则士”的美名。

当然,能被称为“商而优则士”的,必然得是生意做得大、钱多得花不完的主儿。这样的人自然也是受到全社会普遍尊敬的,比如众所周知的晋商乔家、徽商胡雪岩等。但这样的商人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商人还是穷得叮当响的小本经营为主。他们当中不少人虽然也能积累起一定的财富,但却没资格被冠之以“商而优则士”的名号,甚至无法获得社会的尊重。

对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商业”这一职业在社会价值体系中所处的实际位置——“工商食官”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如今无论是从政治、文化,还是道德层面来看,商业已经无疑属于社会价值体系的中心范畴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商业就比其它行业高,而是说商业的重要性得到了各层面的认可。 然而,社会地位的高低和社会认可程度的广博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物质财富的多寡——尽管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后者的确是最有效的衡量标准之一。所以我们在赞叹乔家大院、恭亲王府之时,也不能忽视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以及那些通宵达旦埋头工作的平凡劳动者。没有他们的辛勤劳作,就没有物质基础的丰富和充实,更没有今天“商而优则士”的高光时刻。

高行美高行美优质答主

商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的人。在现代社会中,商人主要指从事现货交易、期(期)货交易、劳务服务、经纪代理等经营活动的厂商和专业人员。商人的概念比较广泛,有工商、农商、匠商、行商、坐商、军商、绅商、买办商人、官僚商人、银行家、华侨商人、少数民族商人、妇女商人、宗教商人等。

商人的特点是逐利性和冒险精神。所谓“商人通贾,以逐利为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事不登三宝殿”,都是概括商人逐利本性和重利意识。商人在财富面前敢于冒险,具有冒险精神。“行船好比摇篮梦,开张买卖大不同;要想跨进生意门,还得练就铁铜心;倘若没有铁铜胆,开店经商无好梦。”这种通俗的经商哲理,形象地概括了经商者有铁石心肠才能冒险,敢于冒险才能成功。商人所具有的逐利性和冒险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