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太矮怎么办?
打乒乓球主要靠手和脚,当然还有脑子(策略)。 手臂是基础,腿脚是支撑点+发力,而脑袋则是思考的器官,所以无论高矮,只要练好了这三样就能打好乒乓球。 但是! 如果打球只是为了自娱自乐,那身高确实无关紧要,喜欢就好;但如果是想打得更好、参加比赛甚至成为专业选手,那么身高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了。
从题主的描述来看应该还是后者居多,所以先说说如何有效增高。这个年纪想要再长高是不太可能的了(除非你想试一下注射生长激素,但是副作用太大而且不一定有用),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
1.保证充足的睡眠:人在睡眠时会产生生长的荷尔蒙,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非常重要(建议至少8小时)。
2.合理饮食:多补充钙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例如多吃瘦肉、蛋类、豆制品及蔬菜,另外也可以适量吃一点钙片或者维生素片(注意不要过量服用,尤其是钙片,过量可能会导致中毒)。
3.多进行拉伸训练:可以每天练习压腿、踢腿或者做一些拉伸运动,让肌肉关节更加灵活有助于增高。
4.适当刺激脑垂体:可以通过按摩或者针灸的方式(最好找专业人士操作以免受伤)刺激脑垂体,促进其生长素的分泌从而起到增高的作用。
5.坚持锻炼: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长期坚持,比如跑步、跳绳、游泳等等,这些运动能刺激骨骼和肌肉,让你长得更高。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调整好心态,不必因为自己的身高而太过沮丧,毕竟影响打球的因素很多,身高并不是唯一标准。如果你把精力都放在怎么增高上,那必然会分散你在打球上的注意力,也许当你学会怎样有效增高之后反而不再执着于此事,自然而然地你会越长越高。
最后,放一张许昕的高清帅照镇楼^_^
乒乓球这种运动,本就对人的身高有着较为苛刻的要求。虽然矮个子的人在练球时会遇到些许困难,但只要方法得当,完全有能力超越高个子的运动员。我们平时所说的“个矮”,是指在同龄人里身高偏低,但并不代表无法学球。笔者就见过身高1。6米左右的成人从零开始练球,打到业训水平。所以大家只要足够勤奋,足够勇敢,都有机会成为“球场杀手”。
俗话说“个矮重心低”,矮个子的人确实比较稳定,在步法和旋转的对抗中占有一定优势,但同时身高不够也限制了击球质量,比如上旋球的制造、台内的快速反应,以及下蹲砍式的发力都有所欠缺。要想克服这些不足,首先要提高大肌肉群的发力能力。因为身高不足,意味着臂长不够,也就限制了动作空间。所以个矮的人,不宜以“大开大合”的发力方式击球,应当注重“借力”,通过蹬转的爆发力和摩擦球来弥补身高劣势。这里所谓的“借力”,包含三方面。
一是借球台的弹性,靠小臂快速收缩去借力,形成突然加速以保证击球速度;二是借对方来球的力量,在接发球抢攻时要注重上肢的协调发力,尽量以摩擦球为主,不要过分追求回球速度而影响回球质量;三是借自身腿部力量,在发力上尽量采取“低打高、短拉长”等以小代大的形式,通过腰部带动上肢,加强全身心的协调性。
很多矮个子球友在发力时,都有“弓腰撅腚”的现象,这会直接影响击球时的重心控制,使击球质量大打折扣,也对腰部健康不利,大家在练习中应当重视这一点。
由于身高限制,个矮的人要做出“高点位横打”,是很难的,所以建议先学习直拍横打,等力量和速度达到较高技术水平,且有余力时再慢慢调整击球弧线。在接发球方面,矮个子运动员相对更应注重“前三板”。因为“前三板”技术的使用,可限制对方的上台质量,从而弥补自己身高不足而造成的跑位缺陷。
虽然矮个子人在削球时容易失去重心,但并非不能练削球技术。实际上在削球时,如果能将重心降低,保持身体前倾姿势,依然能保证削球质量。
很多“低龄”球友常常因为个子矮,觉得自己“玩不了”,而失去打球的兴趣甚至放弃练球,这不但非常可惜,也使自己的乒乓球“成长期”变短,影响提高。小个子的孩子在练球时,更应重视下肢力量的使用,加强步法与上肢动作的衔接性,才能从矮个子球友的缺陷中找到优势,通过后天的训练弥补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