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令指的是什么?

郭卓琳郭卓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的代名词,代表的是五种基本属性,而令是指命令的意思,五行令即是对应这五个属性的指令。这些指令来源于生活实践,具有实践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点。 早在《尚书》中就有“孟春,营室(房),冰泮,蛰虫始振;仲春,砥厄,獭祀鱼;季春,阴阳交,雷始发声;孟夏,小牝马,桑木,椹(酿酒);仲夏,苦菜秀,阴盛阳微;季夏,小暑至,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孟秋,白露降,寒蝉鸣;仲秋,金始收,水始涸;季秋,霜始降,草木黄落;孟冬,水冰地坼,勿药王。”等的记载。

这里对春夏秋冬和四时(孟春、仲春、季春……)做了描述,每个节气都有相对应的行动指南。这就是最早最原始的五行令。 后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等等都论述了五行的属性及它们的相生相克关系,并以此作为立论的基础。到了西汉,儒生们编撰的古代教科书《尚书·洪范》将五行与金木水火土五星联系起来认为“天上有五星,谓之五曜。东方木曜,其大如斗,色青白,时有光耀。南方火曜,其色赤。西方金曜,白色。北方水曜,其大如盘,色黑。中央土曜,其色黄。”(见《晋书·天文志》)可见此时五行已完全被神化了。

东汉末年,道教产生后,以老子李耳为化身的玄妙真人把五行中的每一行赋予了一种德行,称为“五德”:“土德实厚,金德清肃,水德纯利,木德仁恩,火德炎上。”(《礼记·月令》孔颖达疏)于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循环化生之道成了道教修炼成仙的基本法则。

魏晋南北朝时期,丹鼎派道教盛行,以“还丹”为主要修炼内容的房中术(也叫采阴、采阳)之书大行其道,其五行理论被大量运用到人生和社会实践中去。唐宋之后,房中术逐渐式微,但五行学说却成了中医理论的重要部分,一直延续到现在。

庄传庄传优质答主

五行令是利用五行中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训练口令。五令名称为:“绿魁、红虎、白龙、黑犬、黄蜂”,也有的书上称为“白鹤、黄蜂、黑犬、青龙、红虎”等。每种令又各有三种打法,一为本势令,二为乘势令,三为克势令。

如练拳的人发出口令白龙,那么本势令的口令就得喊“白龙”,乘势令就得喊“黄蜂”,而克势令就得喊“黑犬”,学拳的人所喊口令要与发令者的口令一致,喊令发声的同时,还要做出相应的拳势。

五令拳是北方拳家常练的一种拳术,它以五拳代五脏,以五拳代五行,以五拳代五气,以五拳代五禽。即白拳为肺(金)为气劲拳,黑拳为肾(水)为伏劲拳,青拳为肝(木)为刚劲拳,红拳为心(火)为锐利拳,黄拳为脾(土)为柔劲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