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代表哪个生肖?

闵舒婷闵舒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释“漠”,首字为“广”。清段玉裁注云: “‘广’之言‘光’也。从广从示。”“广”即“光”,有光亮之义;“示”者,祭台也。合而指光亮的祭坛——这是不是对“漠”的字面意思的最好诠释呢? 但是若仅此而已,那这个字未免太过平凡无奇了。所以我们还得从文字的演变来进一步解读它。

关于“广”字,《说文》解释道:“广,殿中也。象形。”清段玉裁注曰:“谓厅堂之上也。”东汉许慎认为“广”就是殿中的样子,清段玉裁进一步解释说“广”就是房屋中最尊贵的正厅。然而我认为他们的解释都太笼统,不够贴近“广”字的本来字形。

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广”的最后一种写法——“廣”——和它的初字形“广”很像,而且这种写法出现得很晚,大约是在宋元之后。可以推断“広”是“广”的繁化字。(为了书写方便起见,下文统一用“广”代替“広”) 于是我们可以来看看“广”是怎么写的了。 先秦典籍中多有“广”字,且均作“广”,如《诗经·周颂·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松,不以冰霜不崩,不失其时,隆盛翼翼。”又如《庄子·秋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再如《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这些都是“广”的正字。

汉唐以后,很多典籍中“广”字多作“広”,如《后汉书·冯绲传》“绲微服至洛,见一男子在市买肉,以刀割肉,自言姓魏。”李贤等注:“广,本亦作「広」。”又如唐代韩愈《昌黎集·卷三十九·佛骨表》“比至大梁,率众待罪。严惮之意,无所措手足。”王念孙《读书杂志·唐五经正讹五》“『广』本或作『広』,皆误也。”可知汉代以来,“广”或作“広”,或二者并行。那么这里的“广”当如何理解?我怀疑它们很可能是异体字关系。 清人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说道:“‘广’之音‘意’,今读‘粤’……字当作‘广’。此盖同音假借。”他还引用了另一部清代名著——《康熙字典》的话:“俗作‘広’,非。”这里他们所说的“俗”就是指当时流行的读音,而“非”则是指正确的写法。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广”和“広”的区别,并且知道“广”才是正确写法。

由此我们可以说,“广”这个字经过漫长的发展,终于定型了。那么它的本意也得以明确了——光的祭祀台。 下面来说说“漠”。《说文》中说:“漠,水泽所灭。”段玉裁注:“消也。”也就是说,小篆中的“漠”是被水淹没了的大地。

我查了一下古籍中对“漠”的用法,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代指黄河。例如《荀子·富国》中有“塞渊、濡漠”,杨倞注:“濡漠,言河水漫衍无际也。”又如《战国策·赵策二》“今日我困乏矣,愿泊漠头而休。”这里“泊漠头”的意思就是“到黄河边上去”。所以“沼泽般广阔无边的土地”就是“大漠”。

除了黄河之外,还有另一种可能:沙漠。因为古汉语中“沙”与“朔”发音相同,而“沙”又经常用作动词,所以“漠”很可能就是“沙”的异写。

劳候沣劳候沣优质答主

属兔的生肖属相又称卯兔,卯属地支,代表月份为二月,代表时间为五更,也就是夜里三点到五点。此段时间,正是太阳初出,黎明将至。清晨之时,地面有一层露珠,太阳初出,反射露珠的光泽,大地一片朦胧。人们从屋内向外望,看到外面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仿佛是一层大雾,因此称这五更为“平旦”,也称为“昧旦”。而“漠”与“昧”同音,代指“平旦”。也就是说,二月份卯时的地支是“漠”,也就是属兔人对应的字。

与鼠配对的字,有“昏”、“遇”等字,人们往往因为字典上解释昏为日落时光芒不明,就把“昏”与属鼠配对的字对应。还有人认为“遇”是“昏”的谐音字,于是也将“遇”字列为与鼠配对的字。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昏”字的确是“日光不明”之象,而与鼠配对的字的“昏”指“交昏”,也就是将要进入天黑之前的黎明。人们之所以用“昏”字代指十二时辰中夜子时的地支,是因为此时尚天未黑,故用将黑未黑的“昏”来代指。而“遇”之所以与鼠对,是因为“遇”与“昏”同音。

属羊的生肖属相与“申”对应,申属地支,代表月份为七月,代表时间为黄昏,也就是傍晚五点到七点。

傍晚五点到七点是一天中太阳落山的时间,在古时人们没有路灯之前,黄昏天近黑而未全黑。申时正是人们等待太阳落山吃晚饭的时间,申时又是人们一天中劳动结束开始进入娱乐活动的时间。

傍晚落日时,天上正有一颗星闪亮出现,它是西方奎宿三星,因此申时叫“日 ,酉星明”,意思是太阳落山了,酉时的星出现了。《说文解字》上解释“暮”字时说;“日在髆,故曰暮”。这里指出了“暮”代指酉时的原因。

“暮”字左边的是“日”,右边是“莫”,合在一起的意思是“日莫之象”,太阳落山,故叫暮。与羊配对的“暮”字就是由此而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