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为什么农历?

璩函嘉璩函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中国是个农业社会,历法肯定要适应农业的需要而设定。 古人发现,一年有四季交替和二十四节气变化,每个节气都有相对应的天气和物候现象的变化规律,并且这些气象和物候特征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能够用日期来表示。于是,人们就把节气的出现和消失作为确定时间的依据。每个月的月中(十五)和月末(晦),分别对应“望”和“朔”,每月的第一天为“朔日”,最后一天为“晦日”。也就是说,每个月都有“朔”“晦”两个时间节点,这两个时间点都对应着月亮在圆缺变化中的位置——初一的月相是朔,三十的月相是晦。

那么,为什么不是“望日”和“朔日”作为每个月的开始和结束呢?这是因为,在古人测量日影的方法还不成熟的时候,无法准确区分“望”和“朔”之间的天数差异(实际上,现代科学证明,在“朔”和“望”之间间隔了15.28天,而不是古人发现的间隔15天),就用农历月份中“中气”(节气或立秋、处暑等)来临的日子作为每个月的中间,并把“上旬”“中旬”和“下旬”分划出来。这样,月初和月末就没有明确的时间标志了。

为了进一步划分农历月份,人们又把每一个农历月份的中部(也就是节气和“中气”出现的位置)细分为“上弦”和“下弦”(“弦”指月亮圆缺变化当中像弓弦似的形状),并引入了一年的十二次(即把十二个月份依次称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使农历月份有了更加具体的划分。

毛徽因毛徽因优质答主

生肖是十二兽历年,与生肖对应的历法是中国干支纪年的十二支。中国农历采用阴阳合历,阴阳合历的编排方式必然导致月有大小,十二月的长度有盈亏,一年的长度不足反映一年中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需要的时间(365.2422日回归年),因此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每十九年中有七个闰月。

阴阳合历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解决月份长度与年长度的关系。十二个大月的长度为384天,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从354日平年到384天的长度在12—13个月之间,因此如果当年的正月为大月,其对应的下一年二月就可能还是大月,此时的生肖月与地支月就不同位了。为了保持每“十二月”生肖月与地支月的对应,必须调整月长度。古人把月份按农历节令分为长月和短月。

长月有大小月,长月长度为30 日;短月只有小月,长度为29 日。为了使年长度接近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19年中共安排七个长月,则其余十二个为短月,这样得到的19 年长度为235个月,其日数为235X(30+29)/2=6940天,其长度与19x365.2422=6939.6018日回归年长度非常接近。采用长月、短月的长度调整方法可使每年正月为长月,保证了十二月生肖月与地支月的对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