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学是象牙塔?
象牙塔的法文原意为“非常纯净、高贵而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引申为“富家子弟的天堂”。后来美国人给这个短语加了一个新内容,即把它引申为“象牙做的塔,高高在上,不染一丝尘埃,是作家、学者及科学家可以安心工作的地方”。
后来,常用来比喻与现实隔绝的世外桃源或被理想化的地方。在西方文化中,“象牙塔”往往是人们的精神乐园。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在他的《我们教育中所关心的某些问题》一文中指出:“大学是自由的中心,在一个充满意见的世界上,把对最高价值的忠诚看得高于一切意见;大学是宁静的中心,在激烈争论中为探究保存一个自由、安全和气,把对事物的正确判断看得高于任何武断的结论。”
他认为大学要为各种门类的学生提供“不受限制的、开放的、能促进思考的、自由的、安全的”精神空间,大学应为人们提供“为了解社会而探究自然,而不把它仅仅当作物化和力量的一种资源”的机会:“这种探索的场所就是象牙塔,是社会为了它的成员能更好地理解社会,去追求理解世界的更广阔更深刻的那些知识而提供的一块处所。”杜威对“象牙塔”的价值解释,实际上从精神自由和学术独立的高度界定了“象牙塔”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