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资产周转率增加原因?
总资产周转率是用来衡量公司运用全部资产创造收入能力的一种指标,即包括流动资产在内的全部资产参与了收入的实现过程。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企业管理者利用较少的资产创造了大量的收入,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在保证资产能够得到适时更新的情况下,通过扩大销售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资产、提高销售能力等手段,能有效提升企业总资产周转效率。
但在某些时候,该指标变大不一定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增强,而是可能因为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出现剧烈变化。在行业发生重大变化时,可能因为市场价格大涨而出现销售收入快速增长。这时虽然企业总资产周转率上升,但企业盈利能力并没有改善,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化和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没有关系。
比如在某些产品严重紧缺的时期,市场销售价格很高,产品供不应求,生产量和销售量快速增长,但随着市场的转变,产品价格会随着产能的释放而迅速回落,并出现销售下降,这时会形成较大的滞销库存,企业资金会被大量的库存商品所占用而出现快速下降,企业的盈利能力随之转差,并可能导致经营困难。在这种时候,企业的经营者应该根据行业发展前景制定不同的经营策略,如果长期需求比较稳定,就应该努力保持产品的规模生产能力;但如果行业发展前景有限,就应该果断地缩减规模,并采取去库存措施以保持企业的经营正常。
在另外一些时候,总周转率异常快速升高也是企业潜在经营风险加大的标志。如果一个企业长期总周转率偏低,即其实际产能的利用率较低,销售量不能随产能的增加而同步提升,而突然出现某一个阶段总资产周转率的快速增长,即使伴随着利润的增长,也需要对这种增长的潜在风险保持清醒,要考虑这种增长是否和企业前期增加产能有关,如果是产能的释放和销售增长不同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提高产能利用率,也会增加企业的库存和资金被大量占用而增加资金风险,并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