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五行属什么?
宋朝按政权统治者姓氏不同可分为北宋和南宋两部分,共计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宋朝吸取了唐朝后期地方节度使专权的弊端,采取了“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国策,使得其三百多年统治基本没有遭受中央大臣篡权和地方割据的威胁。但是同样的,这个国策也使得宋朝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失利。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古代一种历史循环理论,起源于战国时期。五德中,相生者为“承”,相克者为“继”,故王朝相承有“承德”与“继德”两种情况。在该体系中,各个朝代被分派以某种德行,按照“五行相生”、“五行相克”的秩序依次更替。宋朝在“五德”的说法中是火德。
宋朝建立之初,因尚黄,故宋朝尚土德,以与后周水德相承。到宋真宗时,因应天(今商丘)改元“大中祥符”,认为宋德“非土德可比”,于是下诏群臣集议宋朝受命之德,经参详,决定宋朝尚火德,以符天意。该说法又在宋神宗时期得到重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