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字是属五行属什么?
“陈”字在五行上属于火,这个和字形有关系。 陈的甲骨文字形如下: 由上图可知,“陈”的字形为“西”+“东”之合,所以古时候有“陈”读作chēn之说(此读音已废除);而“西”“东”则像太阳从西边到东边一样。《说文解字》中讲:“陈,宛丘之垣也。”意思就是“陈”字的本意是大方形的围墙。
到了金文阶段后,“陈”字的字形变为以下形状: 金文中“陈”的左右两边分别加了“禾”、“木”,意为田里有稻谷(丰收)、树木(生长旺盛),这正好印证了《说文解字》中说的“陈者,犹成也”(意思是陈就是成就的意思)“万物皆成,故曰陈”之意。 所以这里的“陈”可理解为万物成熟,收获颇丰。因此“陈”有火的含义——因为万物收成时,都是果实被燃烧,进行加工之后才能成为粮食、木材等,从而给人食用或用作其他用途,这个过程需要用火,所以“陈”有火性。
另外补充一点关于“陈”字的另外一个说法: 据记载:“周武王十三年四月,甲子昧爽,登于坛,祭告上帝……克商二年,归马于华山之阳……”其中“归马华山之阳”中的“马”指的战马,而非一般的马匹,这种战马的毛色一般为黑色,而且性格凶猛难驯服。 “华”在古代同“花”,华山也叫太白山,位于陕西西安南。
古代华山之阳是指华山之南面,现在多指华山南面的平原地区——即现在的陕西省华阴市一带,古时华阴与华州同治一处,因地处华山之北而得名“华阴”。 根据史料推测,华山脚下可能当时有不少战马的毛皮被堆放于此,人们发现这些战马的毛皮都呈焦黑状,似火烧过一般,于是古人认为这是因为战马在战场上驰骋厮杀,最终死亡后毛发被烧焦的缘故,所以就把华山脚下的这片地区叫做“陈”。
后来人们把放牧的地方称作“原”,所以“华山之阳”也就成了“陈原”——这一带的地名至今仍被沿用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