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未属什么五行?
戊土属于土,未月是农历5月。 古代以五行为:金、木、水、火、土。 分别对应四季,春为木,夏为火,季秋为金,冬为水. 而正月至三月为春季则被称为“寅卯辰”木;四至六月份为夏季称为"巳午未"火;七月至九月为秋季则为申酉戌金,十月及十一月至十二月为冬季亥子丑水。 所以未月即为五月所以是「午未」同位相火。
一、天干与地支的关系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字,又称“十天干”“十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又称之为“十二地支”,简称“地支”。 在时间上:一天分为12个时辰,子时就是23点到凌晨一点,丑时就是凌晨一点到三点 ,寅时就是三点到五点...以此类推,午时就是中午11点-下午13点,未时就是下午13点至十五点.. 每两个时辰为一个地支,每个时辰对应一个天干(见下表)。 二、干支纪法 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这种纪年月日的方法叫干支纪法。用六十干支依次循环记录时间的推移,“干支”有“十年一周”的规律,即六十年为一周期(60*12=720)。 从甲子开始,10天一循环,正好一周。
举例来说:公元1984年至1985年为甲子年。而1989年则是己巳年。从这两个年份可得知1984年是甲子年的甲年,1985年是甲子年的乙年。也就是说1984年12月末和1985年元旦交接的时候刚好是新一年轮回的开始,所以说1985年的第一天是乙日而不是甲日了 三、地支藏干表 四、纳音五行 五、五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