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销售五行属什么?
“易学”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概念,很多人把它等同于算命、风水等民间技艺来看待,实际上它涉及哲学(阴阳、五行),数术学(算命、占卜),医学(针灸、中药),化学(炼丹),天文学,地理学,建筑学,农学,药学,物理学等等学科,是华夏上古时代文明的总称之一 把“易学”与五行的归属对应起来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现实的,因为无论是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还是中医的四气五味,它们都只具有相对的属性,是可以随意组合的,比如子午流注中“甲戌时阳气尽而阴气盛,宜休息勿劳形”,这里的“阴盛”其实就是指阳气衰微,并不是单指阴气。同样在针灸中“阳经多针少治,阴经多治少针”并不是说阴经就不能多针刺了。
总之这种属性是不能成形的,也不能单独拿出来使用的。所以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 如果硬要归属于五行的话,可能“土”会比较合适吧,毕竟易学的根基在于“阴阳五行”这五个字,而中医的基础也在于这四气五味。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天人合一,所以人也是由“五行”组成的有机整体,即木火土金水阴阳五行俱全且相对平衡,人体五脏六腑才能正常运转,当某个脏腑有了不足或过剩的时候就需要五行相生的原理进行调节。所以说中医本质上应该是建立在“五行生克”这个基础上的。
然而西医就完全不同了,它是建立在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把人视为一个“机械的物理的生物体”,忽略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如果单纯用“五行生克”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是极为浅显的。这也是很多人一提到中医就嗤之以鼻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