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改革什么企业?

孙子博孙子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医疗行业属于社会公共事业,具有公益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医改的大方向是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基层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目的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所以不难看出,医改的本质是政府通过补贴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居民免费(少花钱)就医的目的,同时引导病人有序就医(往基层走),最终达到减轻群众负担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双重目标。 因此从政府角度看医改,其实质就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问题——政府将过去直接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职能转移到公立医疗机构身上,由公立医疗机构负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并获取相应的补偿。当然,这个过程中政府也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最后,由于公立医疗机构作为公共事业单位其运行成本本来就应该低于民营机构并且受到政府补贴,因此在资源配置中自然处于有利地位。

那么对于民营医疗机构呢?应该说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发展民营医疗机构本身也就是为了弥补公办医疗的不足而存在的,因此最初的政策导向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并与公办医疗形成良性竞争关系,以促进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提高。但时至今日这种导向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国家发改委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部分临床检验项目纳入限制类产业,财政部下发《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明确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改革方向等——无不向民营医疗机构释放出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的信号。可以预见,随着公有制经济比重逐步提高和公办医疗机构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民营医疗机构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澹台菲璐澹台菲璐优质答主

公立医院作为医改的主战场,是政府向全民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公益机构。但是现行体制下,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医院要创收,医护人员要解决待遇问题,这就扭曲了医院的公益性质,使其带上了“类企业”的色彩。要使医院能够真正回归公益性质,就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

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要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使他们的收入和他们的付出相适应,这是稳定和激励医务人员为群众服务的重要机制。政府投入、社会筹资和群众个人支付三方面的合理分担机制要建立起来。

在新医改方案中,关于公益性医院的补偿机制将会有重大突破,医院靠检查、化验、药品等增加收入的方法将彻底改变,医药分开等政策将会推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