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铁多少编组?
目前港铁共有6条线路,其中4条是地下铁路(MTR),2条是轻铁(LRT), 地铁的列车最高等级为8卡,目前只有港岛线、荃湾线以及将军澳线在个别车站采用8卡列车,其他线路的地铁均为4卡,8卡列车的站台比4卡列车的高一点。而轻铁的列车最高等级是6卡,不过现在只有屯马线的东涌至启德段在使用6卡的列车。 还有一条已拆除的旧铁路——沙中线的火车曾经是3卡编组,后来为了增加运力改成了2卡;另有一条已取消的旧轻铁——屯门轻铁曾使用7卡编组的火车,但后来因为列车数量不足,有时需要2辆或3辆列车重联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机场快线,虽然机场快线的列车是在西九龙总站和香港国际机场之间运行的高速列车,但机场快线是依托于港九铁路公司运营的,所以机场快线也属于港铁范围,只不过不用坐电梯上去而已。
过去港铁曾经计划将港岛线和荃湾线改成10卡编组,从而实现全香港地铁网内列车的统一,但因造价昂贵及工程难度太大最后作罢。
香港地铁的列车基本上采用4节甚至6节短编组(4节编组列车为港岛线及将军澳线,6节编组列车为观塘/落马洲线、荃湾/西铁线、东涌/机场线、黄埔/观塘支线),这主要是受制于香港岛内市区街道狭窄,可供修筑车辆段/停车场的地方不大,在车辆段内修建检修线、洗车线、静调线、试车线及存车线等的数量受到限制,如果采用8节长编组列车,数量上满足不了运营所需在线路上运行的列车总数的要求。而且,香港人普遍居住条件不高,出行比较集中,高峰小时断面客流虽大,但不是持续时间很长,采用短编组列车,能够加快车辆周转,使车辆维持同样的间隔发出,有效降低行车间隔。
如果非要追求技术上的答案,那就是香港岛内的线路基本上采用电力集中式牵引系统,车辆自身不带动力,靠牵引变电站提供动力。由于香港属于高温高湿地区,受潮以后的供电接触导线容易发生拉弧,而拉弧后的接触导线截面积变小,电阻加大,导致发热量变大,容易发生弓网事故。为保证安全运营和节约成本(因为车辆不带动力,因此接触导线必须长时间大电流取流),只能限制每列车的长度和轴重,从而限制车辆的编组长度。至于走岛外市区的西铁线亦采用6节编组6动2拖的铰接式车辆,主要是为了提高该线路的旅行速度和提高该线的输送能力,在车辆性能上较岛内车辆有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