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毛率是多少?
外贸行业有个术语,叫做“毛利润”(Gross Profit) = 销售收入(Sales Revenue) − 销售成本(Sale Cost) 销售利润(Sale Profits) = 毛利润(Gross Profit)− 经营费用(Operating Expenses) 这个公式很好理解,就是把公司所有产品的销售收入总和减去产品成本的差值,就是我们所说的“毛利润”。再扣除一些非主营业务产生的收入和支出,就是常说的“营业利润”(Profit Before Tax, PBT)了。
PBT = SG & A Expenses + Interest + Income Tax 当然,我们不可能只是盯着毛利润看,还得关注毛利在总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毛利率(Gross Margin) = 毛利/销售收入 X100% 一般情况下,我们计算出毛利率之后,还要结合市场占有率、平均价格等因素来计算我们的实际利润。 但是,如果我们的产品价格便宜,或者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渠道降低成本的话,那么提高毛利润对我们来说就不是什么难题。但有些时候,为了长远发展,我们可能更愿意少挣点钱,甚至亏本来获得更多的订单,这也是有可能的。
总之,提高毛利润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前提条件是不损害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和客户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我们才能获取更多、更稳定的订单,获取持续的收入。
毛率也称为销售毛利率,是企业的毛利即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销售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一般来说,销售毛利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成本控制能力越高。如果毛利减少,毛利率下降,说明成本增加,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所减弱。将本期与上期同一商品的毛利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动情况,可以分析销售业务的变动趋势。
分析销售毛利率时还应注意产品销售的实际毛利率与计划毛利率的对比,从其差异中可以看出价格的变动或是销售成本的浪费。如果计划毛利率不合理,就不能与该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此外,销售业务的毛利率指标是相对于企业销售特定商品而言的,企业应分别对各种商品进行分析,全面分析企业的销售毛利率,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企业所销售的商品的实际盈利能力。
不同的行业和规模的企业成本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构成不同,毛利也不同。一般来说,毛利率低、成本高的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建筑业;毛利率高、成本低的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如软件业、医药业。
出口企业毛率只要不超过10个点左右,都没有关系。一般来讲,生产企业有25%左右的毛利,可以理解为正常的。贸易公司有10%的毛利也差不多能平衡了。不同产品利润有较大差异,这个没有具体的规定,主要是税务局根据企业的规模、类型和行业来初步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