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五行怎么分析?

诸天浩诸天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学中医的人,特别是中医爱好者,对“五行”这两个字非常熟悉。它几乎出现在所有中医典籍之中,如《黄帝内经》有“五脏”之说,《难经》有“五脏所生之时病”之论,《伤寒杂病论》有“三阴三阳”之脉,《金匮要略》有“三焦”之形,而《针灸大成》中更有“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图”。

那这两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它们是如何得来的?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先秦典籍《尚书·金縢》中有云:“惟十干,甲丙戊庚壬辛癸;惟十二辰,子寅辰午申戌丑卯巳酉亥。”汉代学者把十干和十二辰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形成了“五运六气”的说法,这一理论被用于推算每年、每月、每日的天气变化以及发病情况。

而在现代科学中,人们已经用更精确的公转而代替了这一理论——太阳系在公转过程中会受到其他行星的影响,从而发生偏移,这一现象被称作“行差步错”(“行差”指“行差其度”,“步错”指“步错其位”)。古人发现这种“行差步错”的现象具有周期性,于是将一年划分成了二十四节气,每五天为一个节、每个节包含两个候。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节气已被纳入了世界气象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既然节气已被纳入了世界气象界的范畴,那么五行又该如何自处呢?在古书之中,常可见到“行若逆行”“气若反布”……等类似描述,由此可见五行也具有“倒逆”的特性。

而这种特性正符合古代人们对立体的空间的认识,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很难直观地感受到地球是球体,因而认为天在上为立体,而人在中心,四面八方都为方向。五行也就自然有了“上、中、下”之分。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从古代到今天,从空间到时间的一个跨越!

胡聚正胡聚正优质答主

分析五行其实很简单,知道你的五行缺什么就补什么,五行是相生相克的,所以要把握一个度,如果你五行缺火,平时可以注意下红色、以及南边,等等跟火相关的,但火过旺,又要注意配置木,以及木相关的方位颜色等。

很多人看风水,其实就是在看五行,如何趋吉避凶,如何巧妙利用五行生克,其实就是调和阴阳,使整个环境的气场达到平衡。

生克关系: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万物皆有五行,颜色、方向、属性、数字等等,都可以归纳到五行当中。比如在颜色上,绿色青色为木,红色火焰为火,白色为金,黑色为水,黄色棕色为土。在数字上成数为金,生数为水,两者之间的数为木火土

五行学说分别以木、火、土、金、水五个字来概括宇宙间的五种基本物质,以及其运动变化。宇宙间种种事物都可以归纳于五种物质之中。而五种物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五者中任何一者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以“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种方式相互关联着,由此构成了五行学说的结构。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种结构中的任何三个,都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关系。因而,在“生我”、“我生”关系中构成的三角是相生的三角,称为“生生无尽”;在“克我”、“我克”关系中构成的三角是相克的三角,称为“克克无休”。相生关系与相克关系处于平衡状态则表现为正常;如果相生太过、相生不及、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就会破坏五行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五行的异常。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