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手足口病怎么治?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的16型以及 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患者常在发热数小时以后发生皮疹,主要集中在手、足和口,呈离心性分布,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甚至瘀斑、坏死等疹型可同时存在,愈后无瘢痕,皮损不痒。
有的患儿以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为主,可发生死亡。 手足口病的疱疹不是水痘传染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症状,随后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下,重者可达39℃以上,伴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流口水、厌食、恶心、呕吐,偶有头痛、腹痛、腹泻、畏光等表现。
1-2天后口腔出现红色小点,逐渐发展成小疱疹,多见于舌、颊粘膜、硬腭,可融合破溃形成小溃疡,疼痛明显,影响进食,患儿常流口水,重者可影响说话。与此同时,在手掌、足底部,也可见到红色小斑点,水疱较少,可孤立分布,亦可融合成大疱。 1-2周即可痊愈,愈后很少复发,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