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儿园班本课程?

郗嘉若郗嘉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什么是幼儿园班本课程?

幼儿园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依据,以“追随幼儿兴趣、挖掘幼儿潜力、实现多元价值、推动幼儿发展”为目标,以“观察—生发—预设—调整—再调整”的动态形式实施,以“主题网络”、单元等课程模式显现的园本化课程。

幼儿园班本课程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关系:幼儿园园本课程是一个大的课程框架,它包括一些预设课程内容和生成课程内容。预设课程根据园所目标、园所实际情况和幼儿年龄特点预先制定、实施的课程。生成课程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兴趣与需求引发的、在幼儿发展最近区制定的课程,即幼儿园班级课程。因此,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园本课程生成内容的实践形式。从教育实践操作层面来讲,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离不开班本课程开发,是班本课程的“源”;而班本课程开发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园本课程的“流”。

二、班本课程的生成路径。

幼儿园班本课程生成路径要把握好的“三关”:第一关:捕捉——善于发现幼儿“真兴趣”;第二关:解读——正确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真需要”;第三关:建构——合理制定班级幼儿“真发展”需要的课程。在具体操作上要做到两个“有”和两个“无” 。

(一)两个“有”

1、从幼儿的兴趣有选择地生成。生成课程的理论依据是皮亚杰有关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理论、杜威的经验理论和瑞吉欧教育思想。生成课程与幼儿的兴趣、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生成课程。但同时要理解“选择性生成”在幼儿课程与教学中的意义,教师要带着教育目的性引导、激发和选择幼儿的兴趣,对“兴趣”要有所“选择”,选择的尺度是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皮亚杰认为,“在儿童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儿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其智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离开这种相互作用,儿童的智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课程要“追随幼儿兴趣”的课程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倾听和解读幼儿的兴趣,选择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兴趣。皮亚杰有关活动和操作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理论,要求教师在生成课程时应特别重视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相贴近的,幼儿感兴趣和关注的事物。

2、从幼儿的生活有目的的生成。幼儿的现实生活是生动的,也是有意义的。教师在课程开发时要“以幼儿的生活为课程开发的基本立足点,关注幼儿的生活场域,重视幼儿的生活需求,让幼儿在自主体验、操作、交往、探究、表现等活动中获得发展,促进儿童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的和谐发展。”

(二)两个“无”

1、无预设的生成。生成课程“具有非预成性的特点”, “是教育过程中由幼儿和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兴趣触发的课程,而这些兴趣、日常生活等是不可预成的”“随着幼儿兴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在实施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教师在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幼儿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水平,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中的主角,根据幼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课程内容。

2、无预设以外的生成。生成课程并非没有预设。因为教师是在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和满足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确定班级课程内容的,是教师在尊重儿童兴趣、需要的基础之上有目的和有选择的生成。因此 ,班级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等仍然是有预设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关注、需要,在原班本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有所拓展,而非完全生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课程实施的相关理论,把握好课程实施的“度”,才能真正做到“以幼儿发展为本”教育理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