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陈米有什么功效?
古往今来,以食疗病源远流长,并有“以食代药”、“药在膳中”之说。清热解毒、行气散瘀等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赤小豆常被用来烹调和制作药膳,如赤豆鲤鱼汤、赤豆鲫鱼汤是传统的利水消肿药膳良方。赤小豆粥、赤豆薏米粥,也是常见的药膳饮食方。而红豆亦是一味“以食代药”、“药在膳中”的良药,古医籍中记载用红豆治疗疾病的就有10多种,如:水肿、疝气、黄疸、带下、痈肿、肠痈等症。 红豆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止血之功,用于水肿胀满,脚气,疮毒,便血。下面介绍几则红豆食疗方:一、治水肿:红豆15g,鲤鱼一条,将鲤鱼去内脏,红豆装入鱼腹,加水煮熟,食鱼饮汤。二、小便不畅:赤小豆、黑豆各50g捣烂,冲开水、白糖服,每日2次。三、便血:红豆120g,红枣15枚,煎服,每日2次。
中医师指出,赤小豆就是没有去掉外面细毛的红豆,功能与红豆基本一致。赤小豆、绿豆、米仁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凡是体内有水气的人,比如精神倦怠、四肢无力、腰酸背痛、肢体浮肿、皮肤起皱、怕冷畏寒、大便稀薄、小便清长,就适合喝赤小豆粥、绿豆粥、薏米粥。如果属于湿热体质者(一般湿热体质的人会火气大、容易上火、口苦、口干、舌苔发黄),则用红豆更好,因为红豆寒性小于赤小豆。
赤小豆和红豆的营养分析:赤小豆和红豆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脂肪、糖类、B族维生素、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赤小豆含蛋白质22%、脂肪1.5%、糖类58.8%、钙546毫克。红豆含蛋白质21.7%、脂肪1.2%、糖类60.4%、钙216毫克。赤小豆和红豆性平、味甘酸,具有祛肿、健脾益胃、疏通肝胆经脉,降低血胆固醇,清热排脓、清热除湿、通血脉、解酒毒等功效。煮赤小豆、红豆粥,对于春季人体湿气重等情况很有益处。
赤小豆、绿豆和红豆都不适合煮很久,因为绿豆中的有效成分容易在长时间的高温加热中被分解,比如生物酶、黄酮类物质等,煮透后这些有效成分会流失一部分。而且这些豆类都不适合和大米一起煮,因为这些豆类清热解毒的功效会因为大米的补脾效果而受到牵制。所以煮这些豆的“绿豆汤”、“赤小豆粥”、“红豆粥”时,不宜太长时间加热,而且最好不要放糖。如果一定要混搭一起吃,可以一半糙米一半豆,煮起来的粥营养价值会比用纯大米煮的高很多,也很有饱腹感。